找到相关内容83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隋唐五代宋初私与寺院的关系(1)

    就家亭(庭)延屈圣凡,奉为亡灵9、设而追社,于是清弟(第)宅,列真仪, 炉梵海岸之香,供10、列天厨之撰(馔)惟愿已此设斋功德,回向胜因,尽用11、庄严、亡考所生魂路,惟愿化生宝殿,游历金12、□,不...(?)绝,散香烟于法界,7、请诸佛以来迎,道俗助念而悲□(?),行路伤嗟而啼位,龙8、轜显驾,送金颜灵识于荒郊,风旋前行,送金颜于野9、室,惟愿以此施舍功德,梵香念诵胜因,尽用庄严,亡灵愿10、生神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750010.html
  • 试论高昌国的佛教与佛教教团(2)

    专修十善”等佛教称号术语频见于衣物疏中,显然,疏者是欲将亡灵纳入佛法的庇护之下,说明佛教信仰已普及民间(注释:参见小田义久〈吐鲁番出土葬送用文书の一考察〉,《龙谷史坛》一九六一年四十七期,第四五~五二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050016.html
  •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与日本(6)

    中国佛教史上出现的各大宗派,大部将其纳入自已的体系之中,以作为立宗的基础。因此,在中国一般民众的心目中,吃斋念佛或超度亡灵被看成是僧人的本来,至于能否写一封三百字能达的书信与否,则无关紧要。与学识相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650084.html
  • 西夏佛教研究(2)

    深深印入人们的信仰之中,这实为一种世俗化的倾向。又汉文《圣六字增要寿大明陀罗尼经》题款(一二00年)所载:  右愿印施此经六百馀卷,资荐亡灵父母及法界有情,同往净方。时大夏天庆七年(一二00年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650086.html
  • 敦煌新样文殊画稿研究——兼谈新样文殊造像及其相关问题

    新样大圣文殊师利[菩]萨一躯并侍从,兼供养菩萨一躯及[救苦]观世音菩萨一躯。标斯福者,先奉 为造窟亡灵,神生净土,不坠三涂之灾;次[为]我过往慈父、长兄,匆(勿)溺幽间苦难,长遇善因;兼为见在老母,...

    沙武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050117.html
  • 试论佛教伦理的种种困境

    ,而仅仅扮演一种超亡送死的角色。毫无疑问,这正是佛教“堕落”的表现(注:更何况佛教上述仪式“均以超度亡灵、追悔罪恶、保佑子孙为目的,明显染上了世俗迷信的色彩,与各种道教斋醮仪轨,民间宗教的巫术活动的...

    吾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050954.html
  • 二十一世纪汉传佛教新契机

    好心作佛事以荐亡灵,却也绝对是符合自利利他之佛法精神的!总之,人间佛教的提出,对治的义意居多,今天我们谈所谓的“人间佛教”,不可以矫枉过正。   问:请法师谈谈心目中理想的教会体制,以及这个体制应该发挥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650965.html
  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观

      对于亡者、祖上的祭祀礼,即儒家所谓的“追远”。丧葬活动并不随着死者的埋葬而结束,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虔诚地祭祀死者亡灵的活动,它是人世社会在鬼域社会的一种折射。《太平广记》上说,鬼魂是不会忘记人间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050998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㈤

    也指供养“三宝”的供具。如晋《法显传》:“阿育王出世,欲破此塔,龙便现身,持王入其宫中,观诸供养具。”供具主要有香、花、灯、果、缨珞、幢幡等。后亦用供养泛指供奉神灵、亡灵等。如《水浒传》第一回:“前迎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851788.html
  • 《俗语佛源》选摘㈦

    功德】  《胜鬘经宝窟》说:“恶尽言功,善满曰德。又德者,得也。修功所得,故名功德也。”常用以指佛事、法会、道场等(参见“功德”条)。俗以“做功德”谓延请僧人诵经念佛,超度亡灵,祈祷冥福。如《水浒传》第...

    赵朴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1951790.html